當前位置:首頁>行業資訊>科技變革機遇下,工程機械推進雙碳發展有何實踐路徑?
發布日期:2023-1-6 來源:上海博碳科技
全球“雙碳”戰略大背景下,中國新能源技術正*著全球發展,而工程機械的低碳綠色轉型也為未來發展打開了想象空間。
湘江潮涌,聚力遠航。2022年12月20日,萬眾矚目的“CMIIC2022中國工程機械產業大會暨品牌盛會”在工程機械之都長沙盛大舉行。作為大會的重磅演講嘉賓,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副會長、雙碳工作委員會會長
李建友發表了《把握雙碳機遇,推進工程機械行業高質量發展》主題報告,深入淺出地分享了工程機械雙碳發展的時代機遇、行業轉型發展的重大成果和雙碳創新實踐路徑,深刻的見解和建議,令在場觀眾受益匪淺。
實現雙碳發展已成為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時代要求,在此背景下,工程機械行業掀起了一場綠色低碳發展的能源革命,數字化和低碳技術與制造業的融合發展,為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踐行雙碳戰略提供了重要支撐。為此,工程機械企業如何搶抓國家“十四五”規劃、“雙碳”戰略目標等重大機遇,深度踐行數智化和綠色轉型發展,打造企業低碳競爭力,成為行業發展的重要課題。
雙碳時代背景:因時謀變,篤行推進雙碳藍圖
“雙碳”新命題的出現面臨深刻的時代背景。
習總書記在2021年75屆聯合國大會上鄭重宣布,中國將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梢哉f,積極應對氣候變化不僅成為全球共識,對我國而言,以雙碳驅動產業的技術創新和發展轉型,也是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和歷史機遇。
從發達國家雙碳發展歷程來看,早在1986年,瑞典科學家斯萬警告說二氧化碳排放量可能會導致全球的變暖。1990年聯合國政府專門委員會發布了*份評估報告,確定了氣候變化的科學依據。2016年,巴黎協定生效,旨在2100年之前將全球平均氣溫較工業化前水平的升高幅度控制在2奢侈度范圍之內。
截止到2021年底,已有127個國家和地區對碳中和目標做出了承諾,并在討論中、政策文件、立法程序、立法這些程序來確定各個國家的目標實現值。
而中國是*早制定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方案的發展中國家。早在2007年,中國政府制定了《應都期匯變化國家方案》,08年出臺《中國應對氣侯變化的政策與行動》,14年出臺了《國家應對氣侯變化的規劃》等系列文件。此外,中央政府、各個部委等均出臺了1+N系列的“雙碳”文件。對“十四五”能源低碳轉型作出詳細部署,要立足國情、先立后破、堅持穩中求進,與能源領域碳達峰系列政策協同實施,成體系地推進能源綠色低碳轉型。
由此來看,在雙碳目標戰略下,中國走綠色轉型發展迫在眉睫,唯此才能適應自然規律、順應世界潮流。
低碳轉型正當時:成果盡顯,綠色智造勢在必行
技術和業態創新加快涌現,數字化和綠色化正成為行業高質量發展的內在動力。
隨著雙碳頂層設計和“十四五”規劃落實推進,2022年以來,落實碳達峰行動方案,成為了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
全國二十大報告指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深入推進碳達峰的戰略部署,在實現高質量發展上,要堅持把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推進新興工業化、加快建設制造強國、質量強國、航天、交通、網絡強國和數字中國。與此同時,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推動形成綠色低碳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轉變,加快規劃建設新型能源的體系,積極參與應對氣候變化的全球治理。
當前,工程機械作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是建設現代化強國的重要支撐,也是實現綠色低碳發展的重要領域。在十三五期間不僅營收同比增長70%,接近千億大關,在國際化、耐久可靠性,科技進步以及智能化等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發展成果。
進入十四五時期,我國生態文明建設進入了以降碳為重點戰略方向、推動減污降碳協同增效、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實現生態環境質量改善由量變到質變的關鍵時期。在先進制造業邁向綠色低碳發展的背景下,工程機械的綠色高質量發展更是被寄予厚望。
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發布的《工程機械行業“十四五”發展規劃》中提出了多項重要任務。
為此,李建友表示,要錨定產業現代化、產業高端化的創新工程,推動工程機械品牌建設、數字和國際化轉型升級,完善綠色制造體系,進一步提升人才培養和隊伍建設、市場環境、發展服務型制造和強化市場管理,不斷開創可持續、有韌性的產業發展新格局。
統籌謀劃全局:政策*,踐行雙碳發展路徑
對于雙碳時代命題的解答,考驗著行業的決心和智慧,更彰顯遠見。一場先立后破、穩中求進的統籌實踐藍圖全面鋪開。
李建友表示,工程機械行業“實現‘雙碳’目標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變革,也是一項長期任務,既要堅定不移,又要科學有序推進。為此,在科學統籌、系統推進行業綠色高質量發展的落地方案上,李建友重點提出了落實雙碳發展的整體規劃和任務路徑。
從頂層設計來看,工程機械行業應從整體出發進行科學統籌謀劃,根據不同企業的不同規模、種類、業務特點和資源稟賦,分企、分類開展施策。并創新發展數智化和綠色化,*新一代工程機械產業革命。此外在政策方面,充分發揮政府‘有形之手’的*作用,以及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協同推進整個工程機械產業的綠色低碳發展。
推動實現雙碳愿景,除了行業自上而下的頂層設計支持,更離不開行業企業的務實執行和共同努力。
*、企業要積極調整優化用能結構,深入推進節能降碳。具備條件的企業要積極開展“光伏+儲能”等自備電廠、綠色微電網建設,深入推進行業節能降碳。
第二、企業要積極開展工程機械綠色制造工程,建設工程機械綠色制造體系,深入推進清潔綠色生產,打造綠色制造工業產線、綠色低碳工廠、綠色低碳工業園區、以及低碳的供應鏈,通過典型示范來帶動工程機械生產綠色實現轉型。
第三、企業要大力發展新能源工程機械,積極探索研發綠色和數字化建設所需的綠色智能工程機械裝備和新的工法、助力綠色城鄉、綠色交通和綠色礦山的建設。
第四、企業要推進工程機械再制造工程產業化,助力循環經濟發展。積極開展推動工程機械設備和零部件再制造工程產業化發展,實現工程機械領域再生資源循環利用。
第五、企業要加快行業低碳技術創新應用。建立工程機械行業碳達峰、碳中和相關國家實驗室和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引導企業、高等學校、科研單位共建一批行業綠色低碳產業創新和技術轉化中心,以新能源工程機械及核心零部件關鍵技術為切入點,進行研發并推廣應用,為行業低碳發展做好技術支撐。
第六、構建工程機械行業雙碳標準體系、包括綠色低碳工程機械產品、核心零部件以及公共接口的標準體系。建成以安全要求為核心、性能評價為主體、使用與維護/維修為保障標準體系結構,來實現全方位認證和評價模式提供強有力的技術依據。
第七、構建新能源工程機械運維保障體系,制定綠色低碳工程機械運維體系,服務保障能力、服務標準等,通過設備、設施資源合理配置,網絡技術和快速響應機制,來為行業提供強有力的服務保障能力。
第八、建設工程機械行業綠色低碳科技人才培養體系。協同推進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和行業企業等組織加快新能源、儲能、氫能、碳減排、碳匯、碳排放權益交易等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建設一批綠色低碳領域未來技術學院、現代產業學院和示范性能源學院,為社會和行業建立培養和儲備有關低碳發展的相關科技和技術人才隊伍體系以及相關的機制。
第九、積極開展國際合作,加強工程機械領域綠色經貿和技術方面的國際合作與交流。優化工程機械貿易結構、大力發展高質量、高技術、高附加值綠色產品貿易,加強節能環保產品和服務進出口。同時,積極引進、創新和推廣國際先進的低碳、零碳技術、零件和裝備,助力行業低碳轉型發展。
站在“十四五”高質量發展和中國制造強國建設的歷史交匯點,作為碳排大戶的工程機械行業迎來了巨大發展良機。國家雙碳戰略和行業雙碳任務規劃,為中國工程機械的綠色低碳發展提供了方向指引,擘畫了宏偉藍圖。為此,李建友表示,期待中國工程機械行業錨定碳達峰、碳中和的目標遠景,著力構建數智化、綠色化與產業的創新融合。擴大綠色低碳產品的供給,加快行業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做出應有和更大的貢獻。
相關新聞
最新資訊
最新產品
蘇州市高科氣體設備有限公司
蘇州市高科氣體設備有限公司
江蘇萌達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DDH智能化制氫機核心單元加裝保護裝置氣量可調作用粉末冶金五金
廣東醇氫新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
東莞市煜昇精機科技有限公司
最新粉末冶金企業
關于我們|廣告服務|會員服務|網站建設|付款方式|聯系我們 | 網站地圖|友情鏈接
版權所有:杭州極點科技有限公司地址:杭州市下城區西文街水印康庭1幢西樓4樓 郵編:310004
服務熱線:0571-8513281985235193傳真:0571-85235193
客服QQ:496617775客服MSN:pmbiz1@hotmail.com
聯盟網站:硬質合金商務網 、粉末冶金人才網、粉末冶金書庫、注射成形網 、中國粉體網、粉體行業網上展、粉末冶金網上展
ICP證:浙B2-20100325
免責聲明:本網發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本網不保證該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全部或者部分內容的準確性、真實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時性、原創性等。相關信息并未經過本網站充分證實,不對您構成任何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